琥珀中首次发现恐龙化石,栩栩如生
2016-12-09| 发布者: 吕扣农家乐
12月9日,中加英美等国的古生物学家在北京宣布,人类发现有史以来第一件琥珀中的恐龙标本。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博士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的瑞安·麦凯勒教授领衔研究。论文发表于《细胞》出版集团旗下的生物学著名刊物《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5年影响因子平均达9.7)。
穿越9900万年时光
2016年6月,邢立达和麦凯勒的团队公布了琥珀中首次发现古鸟类的记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邢立达说,在发现古鸟类翅膀之后自己意识到,有着类似尺寸的非鸟小恐龙,也有很大的几率会出现在琥珀之中,“之后我们误打误撞地找到了!那是一段毛茸茸的尾巴,打眼一看像极了一颗扫帚菜。”虽然只有一段尾巴,但这却是人类首次有机会在琥珀中见到非鸟恐龙的化石。
“这件标本来自著名的琥珀产区之一,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此地的琥珀距今约9900万年前,属于白垩纪中期的诺曼森阶。”邢立达说,琥珀中的恐龙标本保存极为完好,对研究古生物演化的科学研究者们而言,是梦寐以求的素材,“标本非常小,尾巴展开后长度约为6厘米,推测全身长度为18.5厘米。”
虽然这件标本乍一看接近黑色,但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可以发现标本的背面有着栗棕色的羽毛,而腹面则是苍白或几乎白色的羽毛。这种上深下浅的保护色在很多现生动物身上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