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游业诞生诸多业界“首次”
2016-12-30| 发布者: 吕扣农家乐
2016年,山西旅游业凝聚海内外的目光。一场因旅发大会而开启的电视竞演,把山西、山西旅游推到众人视线的中心。
旅游发展大会主办权争夺激烈
“第二届山西旅游发展大会”的主办权争夺环节,创新性地首次采用全省11个市市长、书记“真人秀”的方式进行,《人说山西好风光》电视竞演活动,如同给11座城市注入了兴奋剂,每一座城市都使尽浑身解数向外界发出好声音、展示城市新形象。经过层层比拼,最终,大同摘得主办权。
提到山西,过去给人的印象是“煤”“黑色”,其实,山西的风景同样优美,山西的旅游资源精彩又丰富。尤其是近几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提出,要做好非煤产业,把文化旅游产业列为山西七大非煤产业之首。
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山西经济的新型优势产业。“异军突起”“支柱产业”“逆势上扬”……这些“热词”勾勒出山西旅游的发展势头,也昭示着我省文化旅游新时代的到来。
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2015年,山西省旅游总收入344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11%。旅游业已成为全省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今年前11个月,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4052.56亿元,同比增长23.53%。
业界实现多项突破
回望2016,这一年是山西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一年,除了旅游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还诞生了诸多的业界“首次”,注定了这一年在山西旅游历史上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山西省旅游局“升格”为旅游发展委员会,而且力争11个市和31个旅游重点县明年年底前由旅游局改为旅游委,列入政府组成部门。目前,太原、晋中、临汾等市旅游局和永济市政府等单位开展旅游管理部门行政体制改革。
这一年,我省全面启动景区体制机制改革。为此,9月30日,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个文件是近年来全省旅游业的最高规格文件。10月31日,为了推动相关工作顺利开展,省旅游委组织召开全省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会。会议要求,今年年底前全省各市先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2017年进行重点跟踪、指导,努力在6月底前基本完成改革创新工作。
这一年,省旅发委组织编制了全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编制了沿黄地区、太行山、大历山等跨区域规划;雁门关、太行山大峡谷、芦芽山、珏山等景区正在不同程度地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5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市(县)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加快创建工作,同时15个市县进入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总量居全国第五位。
这一年,我省旅游厕所建设三年计划提前完成,同时对3个世界文化遗产景区范围内的70座旅游厕所和1200座农家厕所改造进行投资补助和奖励;充分利用好1000万元省级专项资金,在全省28条高速公路上建设涉及45个景区的旅游标志牌;全面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为乡村旅游景区建设管理等提供了依据和条件;积极引导旅游商品企业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工业设计相结合,走上品牌化、系列化、融合化、精细化的发展道路。
展望即将到来的2017,随着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随着人们对文化旅游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山西旅游业将迎来蓬勃发展的一年。2017,山西旅游会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