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免票不能有地域歧视
2017-04-18| 发布者: 吕扣农家乐
据报道,4月29日至5月16日,贵州省内各收费旅游景区、景点对京津冀居民和境外游客实行门票全免优惠。
景区免门票,游客自然欢迎,免票范围只限于京津冀居民和境外游客,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有网友猜测,莫非因为这些地方的游客有钱?此举岂非崇洋媚外?限定地域和人群免票,客观上存在“地域歧视”“人群歧视”之嫌,易引发人们对景区“嫌贫爱富”的联想。
“景区免票”并非新鲜事,近年来有的景区推出姓氏免票,有的则以属相免票,有的只要喊“妈”就免票,甚至出现“穿短裙免票”“处女免票”,花样之多,让人眼花缭乱。从营销角度看,对部分人群实施免票,能收获一定的眼球效应,迅速提升景区知名度,但对谁免票、如何免票,也要进行相关论证。有的景区理论上属于公共产品,只对部分人免票,依据何在?有的免票存在选择性歧视和低俗化倾向,不但于法于理于情不合,还会引发更多人的不满,最终影响景区形象、不利于景区长远发展。
从长远看,如果景区休闲度假配套设施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良好,即便不免票也会吸引游客。关键还是“练好内功”,而不是拿“免票”炒作。